第119节

作品:《王牌导演

    《视与听》影评人表示“这是一部比一般剧情片更加真实,比普通纪录片更加震撼的影片”。
    《电影手册》则认为“镜头”一片做到了许多纪录片做不到的,将“我”和“我的电影”分成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电影最值得称赞、也是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完全隐藏了自己。
    《世界报》则以《有多少国家禁得住“镜头”的拷问》为标题,不仅用一整页篇幅的报道去介绍《沉默的镜头》一片,还在报纸显眼处刊登了电影的巨幅海报,并在社会版再次探讨了电影反应的法国社会养老体系中的弊端和隐患,并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重视并反思的不仅仅是法国,还有德国。
    媒体的交口称赞让原本对这部纪录片并不是非常感兴趣的影迷,纷纷买票观看这部口碑爆表的影片。
    傍晚,《沉默的镜头》举行全球首映典礼。
    当天,苔米并没有邀请多少大牌明星,除了她和雷蒙德,就是曾经出演过她影片、又正在柏林宣传新片的蕾雅·赛杜、以及电影节主席出席了红毯礼。
    除了苔米的铁杆影迷,并没有多少游客围观这里。
    和苔米以往的影片相比,现场并没有那么热闹。
    电影开场十分钟前,观众陆陆续续拿票进场。
    开场前两分钟后,放映厅的灯光暗了下来。
    正如克劳德·米勒的观影感受一样,这不是一部会让人感到愉悦的电影,连色彩都让人感觉沉闷。
    没有音乐,没有太多对话,只是看着那些老人,就让人觉得莫名难过。
    《沉默的镜头》中所展示的悲观离合,喜悦而揪心。
    哪怕最初是冲着媒体营造的噱头买票观影的普通游客,在观看这部电影时,都感觉到了沉重。
    没有明星,没有美轮美奂的画面,也没有渲染情绪的音乐,依靠的或许只是导演本人的剪辑和叙事功力。
    整部电影,在沉默中开始,在沉默中结束。
    塔玛拉·霍恩让沉默坚持到了最后,电影没有真正的片尾曲,只有神父在朗诵圣经。
    电影在葬礼中开幕,在葬礼中落幕。
    当黑暗的放映厅灯光再次亮起,零星的掌声,淅淅沥沥响起。
    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绝大多数观众还沉浸在刚才的葬礼之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少数人鼓掌之后,又显得很落寞,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
    此刻,放映厅的气氛有些诡异。
    因为观众既没有起身离开,也没有为主创人员献上他们应该献上的掌声。
    绝大多数人都在座位上思考,空气似乎都变得严肃起来。
    仿佛他们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在聆听上帝的声音。
    当导演塔玛拉·霍恩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似乎才意识到电影真正结束了。
    “啪——啪——啪——”
    不知道是谁开始鼓掌。
    一声,两声……
    一个人站了起来,两个人站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他们一边鼓掌,一边注视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导演,表达他们的敬佩之情。
    整个放映厅从静谧变成了欢呼声的海洋。
    这是霍恩的电影生涯,掌声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甚至超过了她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影片《大新闻》。
    台下有许多观众叫着霍恩导演的名字,其中不乏知名导演和演员。
    一位来自比利时的知名演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无法评价这部电影的好坏,因为我觉得我没有那个资格。”
    来自柏林当地的一位电影爱好者看完这部影片后,对记者说道:“十分震撼,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不输于前几日我看过的《凯撒必须死》,这两部电影是我今年柏林电影节上最喜欢的。”
    》》》》
    《沉默的镜头》来势汹汹,第二天各大网络媒体和权威纸媒都刊登了电影的相关报道——
    《塔玛拉·霍恩新片大受好评,影迷自言经受心灵洗礼》!
    《最强新生代导演来袭,沉默的镜头直击心灵》。
    《lt沉默的镜头gt——心灵的拷问》。
    《塔玛拉·霍恩十年磨一片,lt沉默的镜头gt剑指金熊》!
    《弗朗索瓦·欧容:我心中的金熊奖已经出现》!
    法国电视媒体也报道了《沉默的镜头》一片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好口碑,顺带报道了侵权官司的后续,并将这场官司,正式定义为“无妄之灾”。
    ——“想来塔玛拉·霍恩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九年摸索出来的电影,竟然因为一场从天而降的祸事,将原本应该在去年十一月上映的影片无限延迟,不过好在如今影片在柏林电影节名声大噪,霍恩也算是因祸得福!希望《沉默的镜头》在柏林电影节上取得一个好成绩,也希望院线早点敲定电影上映档期,让大家早点看到这部好事多磨的影片。”
    法国是苔米的大本营,即使没看过她的电影,也不可能没听过她的名字。
    通过电视得知“侵权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许多影迷表示愤慨,“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诬陷,一定要制裁他,让他受到教训!”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给影院打电话,询问《沉默的镜头》什么时间上映。
    他们可是从电视上听说了,霍恩很早就很院线签订了合同,电影原本应该在十一月上映的,但是因为官司个子了,现在事情水落石出了,你们也应该早点安排个时间将这部电影上映,让我们大饱眼福。
    院线方面也是哭笑不得,去年霍恩新片惹上麻烦后,不断有影迷打电话向院线施压,希望给塔玛拉·霍恩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并且警告院线不要播放她的影片,迫于压力,影院才撤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如今竟然成了他们的错。
    正如媒体所说,好事多磨,虽然电影被迫下档,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如今《沉默的镜头》入围柏林电影节,并极有可能拿分量十足的奖项,一旦这部电影拿奖,那么版权肯定是翻倍增长,他们这些提前购置的,买到就是赚到。
    虽然纪录片市场有限,但人都有一个跟风的心理,只要运作得当,纪录片也会钱途无量。
    》》》》》》
    今年柏林电影节19部主竞赛影片,其导演称得上大师的大概只有今年开幕影片《再见,我的皇后》的导演伯努瓦·雅克、和《凯撒必须死》的导演,来自意大利的塔维亚尼兄弟。
    虽然苔米被称为“最年轻电影大师”,但是因为年龄以及资历,媒体还是喜欢将她归为新生代导演。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苔米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不同,相比威尼斯电影节对英语片、以及美国电影的推崇,柏林电影节对好莱坞的态度相当微妙。
    就拿本届电影节来说,19部主竞赛影片,只有一部来自美国,比利·鲍伯·松顿执导的影片,《曼斯菲尔德的汽车》,这也是在其它18部竞赛影片中,很难看到的全明星阵容。
    19日,当所有主竞赛影片逐一亮相后,评审团正式进入评奖阶段。
    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场刊最高分得主,《沉默的镜头》呼声很高,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苔米至少应该捞到一个银熊奖,只是不知道是导演奖项还是评审团大奖。
    至于最高奖项金熊奖,苔米则根本没有惦记过,这个几率实在是太小了,且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今年柏林电影节德国本土影片表现不错,柏林电影节体系培养出的嫡系导演、曾四次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德国导演、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所执导的影片《芭芭拉》,是目前除了《沉默的镜头》场刊分数最高的影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电影,场刊虽然将最高分给予了《沉默的镜头》,这并不代表评审团成员的意见。
    大概是期待了太多次,苔米竟然一点都不在意金熊奖的归属。
    本届评审团成员,有几位是苔米非常熟悉的面孔,包括评审团主席,英国导演迈克·李,还有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和法国女星夏洛特·甘斯布,以及曾在多年前有数面之缘的美国演员杰克·吉伦哈尔和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其中,弗朗索瓦·欧容和苔米最为熟悉,苔米内部消息的来源也绝大多数来自于他。
    无论是出于国籍还是个人交情,弗朗索瓦·欧容都非常看好《沉默的镜头》,拍摄形式和叙述手段都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场刊最高分影片,喜爱《沉默的镜头》的不仅仅是欧容一个人,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也是这部电影的支持者。
    当然,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执导的《凯撒必须死》同样受到评审团成员的喜爱。
    若说《沉默的镜头》是“最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
    那么《凯撒必须死》就是“最像纪录片的剧情片”。
    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住满黑手党的监狱和一群被判终生□□的囚犯的故事,而出演这部电影的演员,也是监狱真正的囚犯。
    这部电影基调是黑白色,比《沉默的镜头》给人感觉还要凝重。
    若说后者是用小锤子不断敲击心灵,一下又一下,前者就是一击重拳。
    相比之下,场刊分数仅次于《沉默的镜头》,由德国新秀导演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的影片《芭芭拉》,立意上就要弱了一头。
    这部政治色彩很浓的影片,讲述冷-战时期,共-产懂得的高压统治为背景,一位女医生千方百计想要从民主德国逃亡联邦德国的故事。
    虽然如此,电影依然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嘉奖的地方,评审团内部有评委提出,应该给予奖励,但是奖项的分量需要斟酌。
    这和导演本身是柏林电影节体系培养出的嫡系导演无关,很多评审成员是由衷喜欢这部影片,所以他们愿意为电影争取。
    评审团成员对于金熊奖的归属存在严重的分歧,不过对于要给予奖项的影片,意见倒是出奇的统一。
    于是大家将决定权交到了评审团主席英国导演迈克尔·李。
    迈克尔·李考虑许久,最终决定听从自己心底的声音,他慢吞吞地说道:
    “我个人比较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有王全安的影片《白鹿原》。
    推荐《凯撒必须死》和《芭芭拉》,我要说,这两部电影我也没看过,但是看简介还是挺感兴趣的。
    我因为码到这一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就扫了扫,咳咳,我是个庸俗的人,第一个看的是一部名叫《皇室风流史》的电影,讲皇后和太医偷情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影帝也是凭借这部电影拿到的!
    我绝壁不承认自己是被片名吸引了!
    ☆、179|秀恩爱
    对于塔玛拉·霍恩来说,2012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她拿到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影片金熊奖。
    这也是霍恩入行十二年来,拿到的级别最高的奖项,超过了数月前,她拿到的欧洲电影将最佳影片。
    对于一个不满二十八岁的青年导演来说,这是极高的荣誉,让人意外的是,霍恩的获奖感言十分简短,和许多人猜测的痛哭流涕不同,她看上去十分冷静,获奖感言也只有非常非常简短的一句:
    “完全没有想到我会站在这里,我很高兴拥有它,奖杯很漂亮也很有分量,谢谢。”
    若真把这个当成霍恩的反映,那可真就大错特错了。
    记者拍到了非常有趣的画面,证明塔玛拉·霍恩在颁奖台上的高冷霸气,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她的激动。
    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记者拍到了在洗手间嚎啕大哭的塔玛拉·霍恩。
    她看上去一点都不淡定和颁奖典礼上的冰雪女王判若两人,一边哭一边给自己的外祖母米兰达打电话。
    完全是一个又哭又笑、语无伦次的疯婆子。
    记者非常不厚道地拿起手机,将这一段偷偷录了下来,然后发回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