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周自珩久违地梦到了母亲。
    梦境伊始,他站在那片熟悉的、总是带着雨后清冷气息的墓园里。新买的白色菊花还搁在冰冷的石碑旁,照片上的周芸温柔地笑着,与他隔着生死对望。他刚俯身想将花摆正,周遭的景象却如同水波般荡漾、模糊、重组。
    一回头,他不再是身处肃穆的墓园,而是回到了那间虽然狭小却充满阳光的旧公寓客厅。时间仿佛被倒拨了许多年。
    站在那里的,不是病床上气若游丝、握着他的手留下“不要恨他”这句沉重遗言的母亲,而是记忆深处,那个带着他独自生活时的周芸。
    她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旧却依旧干净的素白色居家服,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那时候的母亲,眉宇间总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落寞,像江南烟雨里化不开的轻愁。但这缕落寞,总是在看到他的瞬间,如同被阳光驱散的薄雾,骤然消散,换上全然柔软、专注的笑意。
    年幼的周自珩懂事得令人心疼,他从未主动追问过关于“父亲”的任何事情,仿佛那个角色从未在他的世界里存在过。然而,周芸却在一个寻常的午后,主动向他提起了那段尘封的过往。
    她将他轻轻抱到膝头,让他靠在自己怀里,下巴温柔地贴着他柔软的发顶,目光望向窗外流散的云,用一种平淡到近乎朴素的语调,开始讲述。她似乎并不在意怀中的孩子是否能听懂那些关于爱情、背叛与抉择的复杂故事,她只是需要诉说,需要一个承载。
    “妈妈年轻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男人……”她的声音像远处飘来的歌谣,“很偶然的相遇,他帮了我一个小忙,就那样认识了。”
    那时的陆乾坤,还没有坐上如今这般权倾一时的位置。他凭借与柳家的联姻,成功坐上了安全系统内某实权部门的副局长交椅。几年经营,他不仅坐稳了位置,与柳未央的儿子陆修远也长到了七八岁,正是聪明伶俐、人见人夸的年纪。可谓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但人心啊,总是贪婪的。”周芸的语气里没有怨恨,只有一丝看透后的寥落,“柳家小姐是他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却未必是他心之所向。而那位柳小姐对他……似乎也兴致缺缺。她是柳家的女儿,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光,便无法拒绝为家族付出的责任,包括一段利益大于情感的婚姻。”
    “他后来跟我说,他本以为有了孩子之后会不一样。柳小姐对修远那孩子的疼爱是真的,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对他,依旧淡淡的。”
    “然后……他就遇到了我。”周芸的声音里带上了一点遥远的、连她自己都未必察觉的恍惚,“他说,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被一个人用满是爱慕和信任的眼神望着,是什么感觉。”
    陆乾坤在公共场合的亮相虽不频繁,但只要稍有关注时政新闻的人,都会对这位星眸剑眉、手段却以雷厉风行着称的年轻副局长留有印象。他或许潜意识里以为,周芸迟早会认出他来。但不知是周芸天性不喜关注那些,还是某种命运阴差阳错的安排,她天真地从未起疑,也从未开口询问。而他,怀着满腹说不清是珍惜这点纯粹还是别有目的的心机,也始终未曾主动提及。
    这层脆弱的平衡,直到周芸发现自己怀孕,才被彻底打破。
    “孩子?”周芸仿佛能回忆起电话那头陆乾坤瞬间凝滞的呼吸,以及他随后脱口而出的、带着难以置信甚至一丝慌乱的反问。
    紧接着,便是层出不穷的花言巧语与各种看似为她着想的“理性”分析。她还年轻,带着孩子未来会很辛苦;她的事业刚刚起步,不该被孩子拖累;他正值事业上升期,恐怕无法很好地尽到父亲的责任……软硬兼施,循循善诱。
    周芸再天真,也终于从这过于急切的“劝阻”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恰在此时,电视重播新闻,她正想换台,画面却切到陆乾坤正在为某起突发性的危急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他面容沉毅,语气铿锵,是屏幕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陆副局长”。
    周芸颤抖着手,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那叁个字。
    真相如同冰水浇头。原来她以为的良人,早已有了家室。巨大的羞辱感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瞬间将她淹没。
    她带着最后一丝天真的决绝,向陆乾坤提出分手。她不要钱,不要任何物质补偿,只求离开。她无法接受自己成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叁者。至于孩子,“那是我的孩子,”她在电话里,声音带着哭过后的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会永远向他保密他的父亲是谁。”
    彼时的陆乾坤,一方面正焦头烂额地处理那起牵动甚广的“危急事件”,另一方面,或许内心深处仍带着一丝上位者的傲慢,觉得周芸只是在闹脾气,需要时间冷静。他安抚了几句,便想着先搁置,等忙完这阵再说。
    可他低估了一个女人在母爱与自尊驱动下的决心。周芸没有等待,她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囊,如同人间蒸发般,离开了那座城市,切断了所有可能的联系。加之当时政敌步步紧逼,陆乾坤内外交困,一时竟真的被绊住了手脚,寻找周芸母子的事,便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他后来或许为自己找过无数理由解释当时的“不得已”,但潜意识里,未尝没有一种“她离不开我”、“她终究会带着孩子回来”的傲慢在作祟。
    母亲的声音突然变得模糊,带着一种刻意淡化的艰辛。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个人带着你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开头是有些难。妈妈都不太记得是怎么熬过来的了……”
    但小小的周自珩,被母亲温暖的怀抱环绕着,仰头看着她柔和的下颌线,并未觉得那段日子有何清苦。他的记忆里,只有母亲那双永远温暖柔软的手,会在他睡前轻轻拍着他的背,哼唱着他熟悉的歌谣;只有幼儿园放学时,她总能挤在熙攘的人群中,第一时间精准地找到他,眼里盛着失而复得般的欣喜;只有母子俩头碰头一起完成幼稚却充满创意的手工作业;只有灯下共读绘本的宁静时光;只有周末一起去公园,在草地上搭起小小的帐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看云卷云舒……
    他的世界里,父爱的缺失从未留下过阴影,因为母亲周芸,早已用她加倍的爱与陪伴,将那个空缺填得满满当当,温暖而坚实。
    周自珩回过头,看到的正是母亲穿着那身素白居家服,坐在旧沙发里,轻轻哼着歌谣哄他入睡的模样。她的侧脸在暖黄的灯光下柔和得不可思议,歌声像羽毛般轻柔地拂过他的心尖。
    积压在心底数年、从未真正消散的思念与委屈,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垮了他所有的防线。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中疯狂汇聚、滚烫地翻涌。他下意识地张开嘴,试图跟着那熟悉的旋律轻轻唱和,仿佛这样就能重回那段被温柔包裹的旧时光。
    然而,喉咙却被巨大的悲恸死死扼住,溢出的只有无法克制的、破碎的呜咽。